近日,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數據顯示,截至5月30日,武漢入圍充電樁企業數量TOP10城市,充電樁企業數量3372家,位列第九;截至2022年,湖北省公共充電樁總量位居全國前十。對此,武漢市充換電公共設施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市充換電管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充電樁企業增加推動了我市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讓市民在享受到更完善的充換電服務的同時,獲得更優惠的充電服務價格。
三角湖充電站。
分析武漢充電樁生產企業迅速增多的原因,市充換電管理公司總經理王璽指出,近年來,武漢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如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補貼等,為充電樁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其次,武漢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斷增長,據權威數據,武漢市2023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5806臺,比去年同期增長39.7%,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應用,充換電基礎設施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為充電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此外,充換電基礎設施技術逐漸成熟、配套建設逐步完善,也為我市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東湖新城社區充電站。
王璽認為,充電樁生產企業的增加為我市建設充電樁提供了更多的供給來源和選擇余地,有利于滿足不同區域、場景、用戶的充換電需求,提高了充換電基礎設施的供給效率和質量。同時,充電樁企業增多也意味著充電樁市場競爭加劇,促進了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為我市建設充電樁提供了更先進、優質的技術支持和產品保障。“還降低了成本和價格,節省了我市建設充電樁的經濟投入”。
巨龍大道綜合體充電站。
根據市充換電管理公司提供的數據,截至2023年4月30日,武漢市累計建成投運充電站962座,建成已核實具體數據的直流、交流充電樁合計2.3萬臺。今年1~4月累計充電量為56031.88萬千瓦時,較上年同比增長12.77%。
今年,市充換電管理公司加大老舊小區、交通樞紐、公共停車場、旅游景區等重點區域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力度,推進充電樁鄉鎮街道全覆蓋,努力形成覆蓋全市的充換電網絡。
王璽介紹,市充換電管理公司目標任務明確:至2023年底,公司充電樁保有量突破1萬臺,建設換電站40座。到2025年,力爭實現“中心城區2公里找到樁、遠城區5公里充上電、鄉鎮全覆蓋”,運營充電樁數量達到10萬臺,自建充電樁50000臺,集中建設打造一批充換電設施典型示范項目。(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