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mai)新能源車很(hen)劃算,算上(shang)各項(xiang)優惠政策(ce)便宜了幾萬元(yuan)。車很(hen)環保,續航表現也不錯,經濟又實惠。”最(zui)近,貴州(zhou)省長順(shun)縣(xian)廣順(shun)鎮村民曹富平(ping)買(mai)了一(yi)輛(liang)吉(ji)利銀河L7。
在政策助推下,新能源汽車正加快進入農村市場。但一些地區仍存在充電樁設施不完備、車型適配度有待提升等問題,仍需加快建設充電設施、豐富下鄉車型、完善支持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車下鄉。
新能源汽車加快駛向鄉村市場
行走在不少農村地區,不時能看到掛著綠牌的新能源汽車“嗖嗖”駛過。
走進重慶市綦江區扶歡鎮充電站,車主劉剛正在為他的極狐汽車充電。去年,劉剛花22萬余元買了這輛車。“只需1個多小時就能充上80%的電量,每充1度電不到1元錢,方便又實惠。電動汽車開著體驗也很棒。”劉剛說。
國網重慶綦江供電公司副總經理葉鵬表示,2022年公司投資30萬元在扶歡鎮建設了充電站;充電站投運后,鎮上的新能源車已陸續增至40余輛,不少村民還在持續購買新能源車。
近年來,一系列鼓勵新能源汽車下鄉的政策出臺。2020年7月,工信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聯合下發通知,要求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今年6月,工信部等部委啟動2023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活動將持續到今年12月,共有69款新能源汽車車型參與。
長安汽車戰略規劃部高級總監謝光說,長安汽車有7款車入選今年的新能源汽車下鄉目錄。為提升銷量,公司推出多項優惠政策,如暢銷車型奔奔E-Star給出1.2萬元的優惠,另一款車型則直降3萬元再送“三電”(電機、電池和電控)終身質保。
充(chong)(chong)電基礎(chu)設(she)施(shi)加快完善(shan),也助力鋪(pu)就新(xin)(xin)能源汽(qi)車(che)“下(xia)鄉(xiang)路”。數據顯示,2020年(nian)(nian)重(zhong)慶綦江區居民個人充(chong)(chong)電樁報裝數量(liang)僅為24戶(hu),2022年(nian)(nian)新(xin)(xin)增量(liang)已達515戶(hu),今年(nian)(nian)以來達到586戶(hu)。貴州已有86%的鄉(xiang)鎮建(jian)設(she)了充(chong)(chong)電設(she)施(shi),重(zhong)慶預(yu)計到2025年(nian)(nian)將實現(xian)所有鄉(xiang)鎮充(chong)(chong)電設(she)施(shi)全覆蓋(gai)。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銷量同比分別增長80%、169%、87%,帶動新能源下鄉車型累計銷售410多萬輛。業內預料,今年新能源汽車下鄉銷售量還將持續攀升。
普及還需邁過三道坎
盡管新能源汽車在農村地區銷量持續提升,但目前農村地區滲透率仍較低。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今年3月,純電乘用車在縣鄉地區的滲透率為16%,插混乘用車在縣鄉地區的滲透率為8%。
業(ye)內(nei)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下鄉要駛入(ru)“快車道”,還需解決多重問題。
——充電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了解到,當前農村新能源汽車市場還處于普及初期階段,農村地區充電設施建設仍較為滯后,充電樁建設存在社會投資意愿偏低、盈利難、設備維護難等問題。
“充電樁太少,經常得到處找。”貴州省龍里縣龍山鎮一名新能源車主說,當地公用充電樁經常無法使用,為了充電跑一二十公里是常事。重慶一鄉鎮居民張樂表示,自己一度想入手一輛新能源汽車,但因為擔心充電不方便,最終還是選擇了燃油車。
——車型、價格要更加適合農村消費者需求。農村居民對價格敏感度比較高,相當一部分人傾向于購買7萬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車,每年汽車下鄉也以小型車、微型車為主。
一些農村居民偏好價格便宜的老年代步車。貴州省修文縣海馬孔村村支書王平說,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老年代步車,“盡管老年代步車有安全隱患,但確實便宜,使用門檻低。”
據受訪的汽車銷售人員介紹,一些微型新能源汽車賣得比較火,但目前新能源車中,能兼顧農村拉貨、農業生產等使用場景的車型比較少。
——銷售服(fu)務(wu)體(ti)系(xi)有待進一步完善。了解到,傳統燃油(you)車經(jing)銷商體(ti)系(xi)扎根很深,一般在縣(xian)城(cheng)都有4S店或(huo)者(zhe)經(jing)銷商渠道。而新(xin)能(neng)源(yuan)汽車往往采取線上(shang)預訂與新(xin)直營(ying)模式,車企在縣(xian)城(cheng)的經(jing)銷商體(ti)系(xi)不夠完善,進而導致新(xin)能(neng)源(yuan)汽車金融(rong)、保險、二手車及售后、維修(xiu)等業(ye)務(wu)不發達(da)。
多措并舉暢通“堵點”
業內專家認為,與城市相比,農村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將是一片藍海。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中國農村地區電動汽車出行研究》顯示,預計到2030年,中國農村地區汽車千人保有量將近160輛,總保有量超7000萬輛,市場規模或達5000億元。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建議,從完善公共充電設施、豐富下鄉車型與支持政策等方面持續發力,加快助力新能源汽車下鄉。
首先,重點發力建設公共充電設施。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建議,優先在縣鄉企事業單位、商業建筑、交通樞紐等場所配置公共充電設施,同時加快推進農村既有居住社區因地制宜開展充電設施建設條件改造,落實新建居住社區充電基礎設施配建要求。
“農村地區多為‘一戶一院’的居住形式,可積極探索‘光伏+儲能+汽車充電’一體化充電模式。”謝光說。目前該模式已在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場景實現落地,但在農村地區居民家中還極少應用。
其次(ci),應(ying)加快豐(feng)富下(xia)鄉產(chan)品供應(ying)。許海東(dong)建議,鼓(gu)勵新(xin)能(neng)源車企(qi)針(zhen)對(dui)農村地區消費(fei)者特點,開發(fa)更多經濟實用、適銷對(dui)路的車型,特別是載(zai)貨微(wei)面、微(wei)卡(ka)、輕(qing)卡(ka)等產(chan)品。鑒于農村消費(fei)者對(dui)續航里程要(yao)求(qiu)不高(gao),可減少搭載(zai)電池數(shu)量(liang)以(yi)降低成本和(he)價格。
另外,要引(yin)(yin)導新(xin)能源車企下(xia)(xia)沉銷售(shou)服(fu)務網(wang)絡。重慶大學(xue)副教授林云等(deng)人建(jian)議,引(yin)(yin)導車企及第三方服(fu)務企業(ye)在農村地區加快(kuai)建(jian)設聯合營業(ye)網(wang)點,建(jian)立(li)配套售(shou)后(hou)服(fu)務體系(xi),定期開(kai)展維修售(shou)后(hou)服(fu)務下(xia)(xia)鄉活(huo)動,提供應急救援等(deng)服(fu)務。(新(xin)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