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高端、充電便宜的新能源汽車,越來越成為黃石人出行工具的首選。截至11月28日,今年我市新上牌的35592臺汽車中,新能源汽車有11262臺,每3個買新車的黃石人中就有1個選擇了新能源汽車。

市體育館旁的黃石城發全液冷超充站 記者 周巍 攝
黃石新能源汽車數量迅猛增長的背后
有遍布城鄉、方便快捷的
充電基礎設施作支撐
市發改委統計
全市目前建有直流快充3380個
交流慢充6500個
這還不包括一些公司自建的零散充電樁
目前
黃石新能源汽車保有量28148臺
平均每2.8臺新能源汽車擁有1個充電樁
加快新能源充電樁建設
黃石破解這“樁”難題
保障新能源汽車進城下鄉
電量滿格、一路暢通
11月6日,湖北省能源局給黃石市發改委發來表揚信,表揚其在2024年農村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中扛起民生責任,大膽探索實施路徑,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與指導監督的關鍵作用,圓滿完成建設任務。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連續兩年納入省、市兩級民生十件實事。市發改委成立工作專班,建立市、縣兩級工作聯動推進機制。各縣(市、區)政府組織發改、供電、投資建設主體等單位召開新能源充電樁建設推進會,明確責任分工,倒排工期。
今年年初,黃石市政府向市民承諾新建3000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截至目前已完成3677個。其中,2000個私人充電樁已完成2600個,1000個公共充電樁已完成1077個,均超額完成。
新建成的新能源充電樁,覆蓋各大社會公共停車場、市直機關單位停車場、公園綠地等公共區域,滿足新能源汽車主充電需求的同時,也帶動了我市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

在大橋公交停車場,公交司機為大巴車充電
11月28日,市車管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28148臺,2023年上牌量7076臺,2024年截至目前上牌量11262臺,增長勢頭迅猛。
今年黃石城區建設600個充電樁,包含19座城區公共充電場站、11座農村充電場站、8座市直機關專用充電場站。黃石分批次推進公共充電樁建設,逐步形成適度超前、互聯互通、智能高效的充電設施網絡。
今年8月,陽新網湖周邊裝上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網湖邊新塘社區的游客明顯多了起來,節假日前來觀鳥、采摘、攝影、露營的游客絡繹不絕。目前,我市240個行政村共建設491個充電樁端口,分別為大冶市112個村224個端口、陽新縣78個村156個端口、西塞山區5個村10個端口、開發區·鐵山區34個村68個端口、新港園區11個村33個端口。這些農村充電樁,多建在交通節點村、國省干道、經濟強村、人口大村、旅游名村,采取60千瓦直流快充。陽新縣富池鎮金堡村是個鎮中村。充電樁不只村里有,鎮上也有好幾處,轄區內遠大醫藥富池工業園也建有多處充電樁。村支書王英介紹:“村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齊備,許多村民有了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念頭。”國網黃石供電公司負責全市240個村充電樁的運維,保證充電場站和充電設施安全。截至11月20日,全市240個村村通充電樁的充電電量達30萬千瓦時。如今,黃石基本形成了城區3公里、鎮村6公里服務半徑的“充電服務圈”。新能源汽車下鄉,綠色出行賦能鄉村振興。有鄉村充電樁滿電加持,陽新縣王英鎮、西塞山區夏浴湖景區、開發區·鐵山區父子山、新港園區金海白茶小鎮等地的鄉村旅游發展又多了一份助力。

西塞山區環湖路濱湖小區充電樁場站
在市中心交通路停車樓內,一個擁有83個充電車位的超充站在今年5月份建成運營。整個停車樓B區為充電區域,其中一層超充車位17個,二、三、四層慢充車位共66個。該超充站可實現最快“三秒一公里”補能速度,帶來“充電像加油一樣方便”的體驗。如果想在汽車充電的同時順便健個身或遛個娃,“三館一中心”旁的小鵬超充站、黃石城發全液冷超充站,都是不錯的選擇。地處鬧市區的老實驗高中停車場全液冷超充站,充電功率最高達600千瓦,以“一秒充電一公里”的“超級速度”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來車即充、即充即走”的充電服務。如何提高充電基礎設施的高效便捷安全運行水平,優化新能源汽車主使用體驗?市發改委能源辦主任趙靜介紹,我市將穩步推動充電基礎設施接入湖北省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平臺,形成全省統一的充電服務智能化網絡。充分發揮該平臺作用,為新能源汽車用戶“找樁”充電提供精準服務,為建樁企業“布樁”提供精準投資指引和用戶引流,以高質量運營服務平臺支撐新能源汽車推廣普及,促進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