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區通海路328弄小區居民向“新民幫儂忙”反映,小區近期拆除了居民自建的充電樁,統一引入了第三方安裝的公共充電樁,但是充電費用卻比之前上漲了超過50%,為何這么貴?居民對此提出質疑。
小區居民陳先生表示,自己在通海路328弄小區已經居住了五六年,并有一個長期租賃的固定車位。因為自己駕駛的是一輛新能源車,為了充電方便,便向物業申報,經批準后在該租賃車位上安裝了新能源充電樁,接到了自家的電表上,之后一直正常使用。
“大概一個多月前,物業突然通知,說自建充電樁不符合消防要求,存在安全隱患,要全部拆除。”陳先生表示,原本的充電樁用得好好的,結果物業發出通知后,很快就將小區內居民自建的充電樁全部拆除。隨后,物業引入第三方公司,在小區內統一安裝了一批公共充電樁,用來滿足居民車輛的充電需求。“一共拆了有七八個電樁,后面又統一安裝了七八個,數量上沒有減少。”
但居民很快發現,雖然不影響充電,但是費用卻貴了很多。“公共電樁收費標準是每度電1.28元,不僅遠高于居民電價,而且全時段都是一個價。”陳先生表示,之前他在自家電表計費,費用為每度電0.8元,車子充滿電的費用在40元左右,現在通過公共電樁充電,每次費用則要60多元,漲幅超過50%。“我去問了第三方公司,說這個收費價格是電費加上服務費,所以是這么高。”陳先生對此提出質疑,就算加上服務費,但電費還有峰谷之分,為何此處收費是同一標準?
對于居民疑問,聯系了小區物業以及屬地政府吳涇鎮相關部門。經調查后,相關部門回復,通海路328弄小區用電全部為商用電,并無分區時表,故無法實現分時計費。至于第三方執行的收費標準,則是在商用電的基礎上,第三方免費安裝,加上設備費和維護費,故定價為 1.28元。(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