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清明假期的臨近,祭祖、探親、踏青、旅游等出行需求旺盛,交通出行迎來客流高峰。4月1日,從國網武漢供電公司了解到,針對當下新能源汽車占比不斷上升、充電需求增加的情況,武漢各地及時增加充電樁數量。其中,各個新城區,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充電設施也在持續完善,切實加強充電保障。
了解到,2024年,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積極推進湖北省政府農村充電設施“村村通”工程在農村地區落地,為全市3300多個行政村安裝了充電設施,解決了偏遠地區的充電難題,也極大地緩解了新能源車主的“里程焦慮”,切實為新能源車主在今年清明節期間回鄉祭祖、走親訪友提供便捷的充電條件,為綠色出行賦能。
回鄉掃墓路上的充電站功能齊全
4月1日,春光明媚,在位于武漢市蔡甸區安福路與永興街的交叉路口,回鄉祭祖的新能源車主王先生,將車開進了路邊的國家電網充電站充電。在把車停好、插上充電槍以后,王先生和家人在站內的休息處坐下來喝茶。不一會的工夫,車便完成了充電,王先生不禁感慨:“現在開車回老家,充電焦慮好多了。”
今年清明節,王先生帶著全家老小回到蔡甸老家祭祖,然后再外出踏青。這一次,他沿著318國道開車,很容易就找到了這一處的國家電網的充電站。“這個充電站里的充電樁數量很多,充電速度也很快,還能到供電所的便民服務點休息喝口熱茶,簡直是太方便了!”王先生感慨道。
在現場看到,這座充電站位于國網武漢市蔡甸區供電公司永安供電所門前,站內一共有立6根充電樁,可以滿足12臺車同時充電。現場為新能源車主服務的供電人員介紹,他們在永安供電所的充電區設置了志愿服務崗,為過往充電客戶提供休息區、茶水以及電力知識科普等志愿服務。
鄉村建設充電站讓回鄉之路更安心
現在的武漢和美鄉村里,不僅各村建有充電站,讓回鄉的新能源車主告別“充電焦慮”,而且還建立充電樁數據監測及故障排查機制,對業務量多、充電量大的站點,及時調配運維力量,打造“30分鐘充電樁搶修服務圈”,確保充電樁的正常運行。
“我們農村供電所還設置了專人專責對偏遠充電設施進行日常巡檢維護,實行24小時響應用戶訴求,引導新能源車主正確、規范使用充電設備。”國網武漢市蔡甸區供電公司永安供電所所長鐘松介紹,現在轄區內每個鄉鎮都有快充站,車主們通過手機客戶端,能快速找到空閑的充電樁,再也不用跑到鎮上、縣里去充電了,非常便利。
了解到,現在武漢市蔡甸區已建成316個充電站點,包括有蔡甸街高廟村、奓山街星光村、索河街金龍水寨、消泗鄉油菜花海等多個中大型充電站點,其中農村智能快充樁達170臺,實現了所有街道、農村旅游景點和交通節點的充電設施“全覆蓋”。
國網武漢市蔡甸區供電公司新興產業部主任肖磊介紹,僅4月1日當天,在蔡甸區投運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單日充電總量突破29.8萬千瓦時,單日服務車輛數達1.47萬臺。接下來,該公司將持續提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與服務質量,進一步拓寬充電站網絡,覆蓋更多商業和居民區域,以應對日益增長的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同時,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推動充電站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為新能源車主打造更便捷、高效的充電體驗。(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