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層面持續發布政策,推動車網互動產業發展。
近日,四部門公布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名單,全國首次跨省車網互動啟動,商業化落地有望加速,上市公司積極布局。
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項目出爐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四部門發布通知,為支撐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構建,促進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組織開展了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申報及評審工作。經專家評審,列入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范圍的為上海市等9個城市以及“北京市基于新型儲能的V2G車網互動協同調控試點項目”等30個項目。
從項目名單上來看,上海市試點項目最多,共有4個,覆蓋居民社區私人充電樁、基于個人響應的全場景充換電站、重卡充換電站等多個場景;其次是成都市,共有3個試點項目,此外重慶市、武漢市、海口市各有2個試點項目。
此前,車網互動試點已在全國范圍內陸續開展。據南方電網消息,全國最大規模車網互動3月28日在南方電網經營區內啟動,10萬多輛次新能源汽車參與此次互動,互動的電量達到50萬度。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5省區同時開展車網互動,在63個城市中,超過10萬輛次的新能源汽車參與。這是全國首次開展如此大規模的車網互動,也是首次跨省聯動。
車網互動長期市場空間廣闊
車網互動(V2G)允許電動車在不使用時將車載電池的電能銷售給電網,或根據電價調整充電速度,比起有序充電是更卓越的能源管理方案。車網互動可有效發揮動力電池作為可控負荷或移動儲能的靈活性調節能力,為新型電力系統高效經濟運行提供重要支撐。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層面持續發布政策,推動車網互動產業發展。早在2023年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四部門發布的《關于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實施意見》中提到,到2030年,我國車網互動技術標準體系基本建成,車網互動實現規模化應用。地方層面上,上海、深圳、江蘇等地通過開展試點、發布工作方案等方式,促進車網互動產業落地。
東海證券研報認為,當前國內電動車保有量和單車帶電量逐步提升,帶動充電樁單樁利用率上升,相關政策持續刺激,充電運營商盈利改善,龍頭公司率先扭虧為盈。考慮到2024年初車網融合政策正式出臺,疊加我國V2G發展具備天然優勢,相關產業鏈跟進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