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2月各省份汽車數據,傳統汽車大省排名紛紛下滑,而中部省份集體崛起,安徽的汽車產量、新能源汽車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造車大軍中,浙江處于什么地位,是否面臨掉隊壓力?
01 以產量論英雄
造車江湖,向來以產量論英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浙江新能源汽車產量9.93萬輛,位居全國第9位,被安徽、湖南、山東、河南等地反超。
新銳一時崛起,老將集體下滑,這是當前的競爭格局。不僅浙江承壓,就連長期領跑的廣東也滑落至第5位,汽車工業重鎮重慶更是掉到了第10位。
僅憑兩個月數據來“論資排輩”,缺乏說服力,綜合實力仍需看全年表現——
2024年,浙江新能源汽車產量達91.9萬輛,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長47.6%,高于全國平均13個百分點。放到全國來看,位列第六位,比2023年提高了1個位次。
短短數月間,江湖名次發生劇烈波動,更印證了這個賽道的“內卷”程度。不進則退,這是造車江湖中公認的鐵律。
盡管外部環境風起云涌,浙江造車仍底氣十足。
觀察當前造車強省,可見一種趨勢:頭部車企與屬地城市深度綁定。如比亞迪在深圳和西安的貢獻,特斯拉在上海的占比,蔚來在合肥的地位,可謂一榮俱榮。
回看浙江汽車版圖,既有吉利這樣的傳統車企,也有零跑這類造車新勢力。
去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位列全國第二,旗下極氪穩居豪華品牌頭部陣營;零跑汽車以高性價比策略加快突圍,四季度凈利潤轉正,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翻倍增長,位居造車新勢力第三。
更不容忽視的是,浙江還有隱形的配套優勢——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如均勝電子在汽車安全系統市占率全球第二,三花智控熱管理組件市占率全球第一,拓普集團減震器市占率全球第一等。
如今,浙江在汽車電子、熱管理、底盤等領域,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頭部企業,18家企業進入全國汽車零部件百強,5家企業進入全球零部件百強,兩項數量均居全國首位。
02 角逐智駕賽道
早年,零跑汽車掌門人朱江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預言,2025年會是一個分水嶺,哪些車企能跑贏,就會逐漸分明。
今年,最大的變量已然出現:比亞迪率先喊出“全民智駕”口號,讓高階智駕覆蓋到7萬級到20萬級的市場。
這看似只是一家企業的戰略調整,實則徹底打破了行業格局:曾經被視為“奢侈品”的高級智駕賣到了“白菜價”,整個汽車產業進入了智能化下半場。
智能駕駛產業鏈,正是造車江湖的新戰場。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新一代智能終端及智能制造裝備。
圍繞這一產業鏈,多個城市已展開布局。
如武漢正在沖刺“自動駕駛第一城”,“蘿卜快跑”成為市民通勤工具;深圳發出全國首張L4級自動駕駛微型貨車測試牌照;上海有著完備的供應鏈,從整車制造到硬件研發,再到算法迭代……
浙江也有所行動。年初,浙江省經信廳印發《浙江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力爭全省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50萬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競爭力明顯提升。
這份文件透露了浙江發力智駕的三個方向——
在整車領域,加快L3級及以上高階自動駕駛新車型研發和市場投放,積極發展低速物流車、市政環衛等無人駕駛專用車;
在零部件領域,鼓勵智能座艙、汽車內飾等特色優勢產業,保持原有零部件產業的先發優勢,向智能化轉型;
在算力領域,大力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等核心軟件開發,建立開源平臺,積極吸引一批智能車控、智能電控等領域企業協同參與開發功能軟件。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標特斯拉、華為等頭部企業,浙江車企在算力、算法和數據等方面存在差距,但依然有不少企業在關鍵賽道創新突破。
據悉,浙江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已在杭州落地,是浙江省“4+1”專項基金群中規模最大、期限最長的一支產業技術基金,將加大對智能駕駛等重點領域投資力度。
03 爭先進位壓力
據統計,過去三年里,已有近30個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消失。一度呼聲很高的高合、極越、威馬等車企,先后陷入困境甚至面臨退市,目前仍有個別新能源汽車在生死線上掙扎。
與行業殘酷洗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各地方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扶持力度持續加碼,這種“志在必得”的態度在今年尤為明顯。
拿湖北來說,前有已落戶的小鵬汽車基地,現有小米汽車選址武漢的傳言,同時還發布了《支持全省汽車產業發展若干措施(2024—2027年)》和《2025湖北省新能源汽車促消費政策》,提出“湖北造”新能源汽車產量要邁上100萬輛的臺階。
巧合的是,與湖北提出“力爭百萬”的同一天,山東省通過一場重要新聞發布會宣布: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量質齊升,力爭全年產量突破100萬輛。
也就是說,除廣東、上海、陜西、安徽、浙江等新能源汽車大省外,越來越多的省份也不甘落后,在積極角逐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排位和份額。
對浙江而言,在這場排位賽和市場份額之爭中,想要穩住江湖地位,甚至更進一步,將面臨愈發激烈的競爭。
好在,浙江的整車車企開年拼勁就很足。
前不久,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表示,2024年下半年開始,公司新能源板塊已經開始實現全面盈利,新能源轉型取得初步成功。
在此基礎之上,2025年吉利汽車將陸續推出10款全新新能源產品,開啟產品大年。吉利汽車設定的銷量目標為271萬輛,其中新能源目標為150萬輛。
最近,零跑汽車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3月交付新車達3.71萬輛,同比增長超154%,成為新勢力月度銷冠。另外,新車型零跑B10車型將于4月10日正式上市。該車型上市即可實現批量交付,將是零跑最快交付的車型。
采訪中,一位浙江業內專家的話頗有意思,“現在十分關鍵的是,我們還在牌桌上,且手中的牌還不錯”。(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