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充電交易雙方交易公平,規范市場秩序,提升服務質量,近日廣州市地方標準《誠信計量管理規范第8部分:電動汽車充電站》DB44101/T 111.8—2025正式發布,將于5月8日起實施。
截至2024年底,廣州市已建成公私樁總計19.86萬臺,每天可為超133萬輛次電動汽車提供充電服務。以2024年1至7月為例,廣州市電動汽車充電量達15億度,較2023年同期增長26.51%。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廣州充電樁行業的蓬勃生機和巨大潛力。
充電站的迅猛擴張、充電技術的加速迭代,亟待出臺兼具前瞻性和適應性的充電樁行業計量管理標準,給予行業更有效的規范、指導和引導。在此背景下,廣州市市場監管局提出并制定了該《規范》。

《規范》中重點提到,充電站充電設備的計量顯示內容至少應包括充電電能、單價、付費金額、充電時間等信息,確保消費者能夠清晰了解充電過程中的各項費用。在分時段費率收費時,還需明確各區間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為誠信計量提供可靠的數據保障。計量模塊與電動汽車之間不應接入其他與計量無關的設備,從技術層面杜絕作弊隱患。
充電站應配備計量巡查專用電量校準裝置,定期對充電設備進行巡查。運營商應對電能進行監控管理,確保充電設備出站電能總和不大于入站的電能總和,為誠信計量提供有效的管理辦法。
《規范》的出臺,有效彌補了目前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無生產許可證許可制度的空缺,確保充電交易雙方的交易公平,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廣州市誠信計量標準體系,不僅有利于提高消費者滿意度,也有利于促進充電行業更加規范、有序地良性發展。(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