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門協同的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機制,政策法規、標準規范、技術裝備體系逐步健全;交通運輸行業電能占行業終端用能的比例達到10%;交通基礎設施沿線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不低于500萬千瓦,就近就地消納比例穩步增加;新增汽車中新能源汽車占比逐年提升,交通運輸綠色燃料生產能力顯著提升。
“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主流,新能源營運重卡規模化應用,交通運輸綠色燃料供應體系基本建成”。《指導意見》顯示,到2035年,推動交通運輸和新型能源體系全面融合互動,初步建立以清潔低碳能源消費為主、科技創新為關鍵支撐、綠色智慧節約為導向的交通運輸用能體系,交通運輸行業電能占行業終端用能比例保持高位,依托交通基礎設施開發的綠色電力以就地就近消納利用為主。

《指導意見》明確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目標,部署了8個方面25項重點任務。這些重點任務分別是加強交通與能源基礎設施規劃協同、優化交通基礎設施清潔能源開發管理、推動交通與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推動交通與能源基礎設施高效穩定運行、推廣新能源與清潔能源運輸裝備、構建安全可靠交通運輸綠色燃料體系、培育現代化產業融合體系以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真金白銀支持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指導意見》明確,發揮中央資金引導帶動作用,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各類資金渠道,落實新能源、清潔能源車船以及充(換)電站稅收優惠。鼓勵新能源車等通過聚合方式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綠電證書交易。
一系列標準規范將為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提供支撐。《指導意見》還提出,將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清潔能源開發利用、電動重卡、氫能重卡、電動船舶、車網互動、動力電池、充(換)電站、加氫站等相關標準制定修訂,完善安全、節能、環保等標準。
此外,相關部門還將推動國際標準互認,促進國際標準領域合作,加快健全交通運輸綠色燃料認證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