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煙臺市政協開展“推動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協商議事活動,來自汽車行業委員議事室的委員們齊聚一堂,圍繞推動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進行座談交流,共商行業發展大計。
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是引領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更是煙臺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放大制造業競爭優勢、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賽道。煙臺市政協委員、山東孚德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庸認為,電池材料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極其重要,但電池材料對于礦山的依賴比較嚴重,高純度提取仍是突破點,材料的循環使用,如電池材料回收,從尾礦、加工產物的廢棄物提取是發展方向,也是煙臺可以著重發展的方向。
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能源補給站”,其建設規模、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直接影響用戶體驗和行業可持續發展。煙臺市政協委員、山東萬泰企業集團董事長王永明認為目前充電樁的配套跟不上車輛充電的需求。“針對老舊小區,我們可以申請改造專項資金,對變壓器進行增容改造,而新小區則應提前規劃設計新能源充電樁并對變壓器、用電線路等做好規劃設計。”王永明說。

輔助駕駛是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的表現,煙臺市政協常委、煙臺睿創微納光電公司黨委書記趙芳彥探索紅外熱成像技術在車載領域的應用。“我們發現紅外熱成像技術憑借不受光線干擾、可穿透塵霧、探測距離遠、精準識別生命體征等優勢,可以為駕駛安全性和舒適性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所以我相信紅外熱成像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應用前景會非常廣闊。”趙芳彥說。
“要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就必須補齊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上下游供應鏈,提高本地化配套率,同時,我們應意識到行業發展人才先行。所以,我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大與高職院校和技工學校的技術合作,圍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開發校企合作課程、打造示范性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方面開展校企合作,培養畢業即就業的專業型人才。”煙臺市政協委員、煙臺馳寶汽車檢測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植斌說。
煙臺市政協委員、山東新萬源汽車裝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鵬程作為山東省汽車用品商會副會長,一直致力于推動汽車行業發展。“今年,我們啟動了汽車科技文化城二期建設,年底將投入使用,預計將實現年銷售收入50億元,提供1300多個就業崗位,屆時進駐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將達到16家,將形成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雙擎驅動的發展格局,打造輻射膠東半島的汽車產業集群,助推煙臺汽車產業集群轉型升級。”李鵬程說。(大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