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由鄭州市城建局負責運行管理的鄭州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智能服務平臺備案功能上線試運行。該備案功能根據《鄭州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有關要求設置,旨在進一步規范鄭州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工作,為企業方快速、便捷辦理備案證提供便利。該服務平臺其他功能后續將陸續上線運行。
近年來,包括鄭州在內的國內大多數城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迅速擴大,但偶爾出現的充電難等問題也困擾著新能源車主。隨著《暫行辦法》出臺、充電站智能服務平臺備案功能上線,鄭州市充電站建設運營工作將進一步優化,對該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市場健康化規范化發展、不斷提高充電服務能力將起到較大推動作用。
充電站建設運營備案“一網通辦”
今年5月出臺的《暫行辦法》顯示,市內所有公用充電基礎設施和專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需通過鄭州市充電基礎設施智能服務平臺向屬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備案。因充電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所有權變更或者放棄項目建設的,造成項目備案信息變化時,應通過鄭州市充電基礎設施智能服務平臺及時進行相關信息更新。
鄭州市城建局有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本次上線的充電站建設運營備案平臺,其備案功能就是提供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線上備案申請、材料提交、進度查詢等全流程服務,實現“一網通辦”數字化管理,企業提交后5個工作日內可登錄平臺查看審核狀態。
在鄭州建設信息網發現,該網站首頁“服務導航”欄中已設置“鄭州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智能服務平臺”專區,點擊專區鏈接,進入后可選擇“企業注冊”填寫注冊信息,而后進行線上備案申請。
工作人員表示,該平臺是市、區各職能部門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工作的重要技術支撐,也是國家、省、市三級充電基礎設施監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后續將上線運行政策查詢、行業報告、信息采集、安全預警和科普宣傳等功能。所有對外經營的專用、公用等充電基礎設施建成后應及時接入鄭州市充電基礎設施智能服務平臺。
高峰場景充電排隊現象有望逐步緩解
“平時上下班充電挺方便,公司樓下、鄭州市區充電站多,但是一到節假日出去玩,如果沒提前規劃好,充電就比較麻煩。”鄭州市民尹女士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她從2023年開始使用純電動汽車,這兩年明顯感覺到市內充電站數量增多,但充電排隊現象偶爾會出現。
上述工作人員介紹,“高峰期排隊”“節假日排隊”是特殊場景下人員、車輛高度集中衍生出的非常態現象,從能源補給所需時間、結算時間、進出場時間等角度來講,這種現象只能緩解,不可消除。
實際上,高峰場景補能問題并非純電動汽車專屬,即便在目前燃油車加油站數量多且分布廣、加油速度快的情況下,一到節假日等高峰期,排隊加油的現象仍然較為普遍。
工作人員表示,在解決電動汽車個別充電場景下充電排隊的問題上,鄭州市城建局主要采取兩項措施加以緩解:一是加大建設力度,以“量”供需;二是加強管理引導,以“疏”供需。
數據顯示,2024年,鄭州市城建局指導16個區縣(市)加大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全年新建各類充電樁8.75萬個,達到歷史最高建設強度,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峰期充電等待問題。
“針對節假日等高峰期充電排隊的現象,我們會指導充電站制定高峰應對預案,重點通過臨時調用移動充電設施補給、增設現場工作人員服務、進出口專人引導疏通等措施精細化管控高峰場景下排隊等待問題。”工作人員說,今年5月出臺的《暫行辦法》,對全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運營、管理工作有較強的指導和規范作用,對緩解高峰場景下充電排隊的現象也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城鄉充電站分布不均衡現象亟待破局
根據公安部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689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0.27%。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2553.9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69.23%。
純電動汽車保有量占比高,意味著充電網絡需要跟進完善。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鄭州充電網絡密度已接近一線城市,特來電、星星充電、國網河南電力占據了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但是還存在著城鄉分布不均衡、行業競爭激烈等現象。
尹女士亦有同感。每次到節假日,如果和家人開車到鄭州周邊縣市鄉鎮游玩,尹女士明顯能感覺到充電站數量不如鄭州主城區,而且快充很少、個別充電樁已經停止運營,但好在縣市鄉鎮面積不大,真要遇到必須充電的情況,只要找,總會找到的。
針對城鄉充電站分布不均衡現象,鄭州市城建局工作人員表示,將加強引導,突出分區域差異化布局,以平衡公共服務的普惠性與市場化運營:在城市核心區,以市場化主導,鼓勵企業建設快充站、超級充電樁,通過高利用率盈利;在農村及偏遠地區,結合分布式光伏和儲能,建設低成本慢充網絡,保障基礎服務覆蓋。(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