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起,江蘇各地新能源汽車數量呈爆發式增長。以南京為例,今年1到10月份新增新能源汽車約6.3萬輛,同比去年翻了一番。車多了,充電需求也隨之增加。包括南京、蘇州、泰州在內的多個城市相繼 從出臺管理辦法、建設共享充電樁等方面著手,解決居民區電動汽車充電難題。
【南京下月施行新辦法 規范新老小區充電樁建設】
記者從南京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南京市居民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管理辦法》將從明年1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涉及新建居民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要求、既有居民區充電基礎設施安裝要求及監督管理。
南京市交通局科技教育處四級調研員張磊說,新建小區充電設施的安裝條件要求是100%到位,橋架、電線分支箱、電表安裝到每一個車位。第二,新建小區按總車位的20%配建充電設施,這些在對新建小區竣工驗收和圖審的時候,都作為對開發商提出的要求。
而對于既有居民區來說,受條件限制、安裝受阻等方面的影響,車主在申請安裝充電基礎設施時 時常會遭遇困難。《管理辦法》中不僅規范明確了車主申請安裝充電設施的流程及具體要求;還明確了供電公司、小區物業公司、街道社區等方面的職責。
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營銷部計量室主任馮隆基說,客戶只要提供身份證、購車發票、車位的產權證明或者是一年以上的租賃證明,以及物業的許可,就可以申請安裝充電設施。以往有部分小區的物業公司可能會對于充電樁的安裝出于安全性能的考慮,會有些顧慮不給予許可。這個文件是進一步明確了,物業公司或者是業主委員會的職責,不得以特殊的理由阻撓用戶去安裝電動汽車充電樁。
據介紹,為盡快滿足老舊小區電動汽車車主的充電需求,國網南京供電公司今年在符合條件且充電樁報裝業務較多的120多個老舊小區,開展充電樁配套設施的提前建設、集中安裝工作,涉及用戶近6萬戶。這些小區的車主通常上午申請、下午就能用上充電樁。
【蘇州、泰州等地大力推進老小區共享充電樁】
在泰州靖江,很多安置房小區的停車位屬于公共車位,業主無車位產權,無法辦理充電樁新裝申請。為了解決車主的充電難題,相關部門在靖江鼎和花苑等三個小區試點劃定公共區域,并聯合供電公司建設了57臺公用充電樁,方便業主充電。
泰州靖江鼎和花苑小區居民陳狀告訴記者,以前都是要到城南公園充電,來回不方便;自從小區有了充電樁,每天晚上就在這邊充電,還是很方便的。
而蘇州吳江區從今年10月起嘗試全電共享電動汽車充電機器人系統。在吳江區楓薈雅苑小區,車主張先生在共享充電區掃碼下單后,車位上端軌道上的機器人就被激活,在彈出內部充電槍的同時,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移動到了張先生的車輛上部。張先生說,現在只要拔槍插到車上就可以直接充電,不需要自己花錢買充電樁。
據介紹,一臺充電機器人可以同時為13輛電動汽車充電。未來根據車主的充電需求,軌道上還可以進行新充電機器人的擴容,全面提高社會資源利用率。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田甜 張健 編輯/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