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邁入全面市場拓展期,隨著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有助于推動交通領域實現清潔低碳轉型。
然而,當前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仍存在諸多問題:建樁難且貴,私人充電樁隨車配建率較低,老舊小區無固定車位,新小區物業不配合,以及綠化、人防等多部門協調難度大的問題。
同時,存在著城市內建樁占地協調難,部分公交、物流、環衛等專用車無專用停車站,公共停車場經營單位建樁意愿低,租金或服務費分成要求高等問題。此外,公共充電運營商經營管理困難和公共充電設施布局不合理,一些地區缺乏對充電設施的布局規劃,有些場站排隊充電、無車充電,有些區域無樁可充。
為此,全國人大代表、國網山東聊城供電公司數字化部信息運檢班班長馮濤表示,應完善充電基礎設施,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他具體提出以下建議:
加快公共充電基礎設施規劃落地,政府主管部門強化規劃引導,加快建立“省級統籌指導、地市具體實施”的規劃責任體系,保障建設條件。
強化高速公路充電保障能力,進一步落實《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等文件要求,優化高速公路充電市場環境,吸引社會主體投資共同做強高速充電服務保障能力。
促進居住區充電樁建設,建議相關部門出臺實施細則,確保新建居住區固定車位100%建設充電樁或預留安裝條件,充電樁須具備有序充電功能。研究出臺全國性存量小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標準規范,全面推廣有序充電樁,推動配套政策落地。
健全監管體系和財政補貼政策,兼顧保障作用和運營效益,對高速公路等充電設施加大補貼力度,促進充電網絡向縣鄉延伸。
加快充電技術標準升級,研制新一代適應性更強的充電設備,汽車、能源兩個行業相互協作,加快標準制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