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等18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郵政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指示加快推進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郵政、快遞車輛采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2020年底重點區域使用比例達到80%。
工信部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第323批)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9年第8批)公告。
工信部發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修改了傳統能源乘用車適用范圍、積分比例及車型積分計算方法等內容。
工信部就《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建設和運營指南》征求意見。新能源汽車生產及梯次利用等企業應依托回收服務網點加強對廢舊動力電池的跟蹤。
工信部發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評估程序》(征求意見稿)顯示,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因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其產品不能滿足《管理辦法》的準入條件時,可向工信部提出相關豁免申請,并按照本程序進行評估。
工信部、住建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智能光伏試點示范的通知》,支持建設一批智能光伏示范項目,支持培育一批智能光伏示范企業。
湖南省印發《湖南省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
江蘇省發布的《江蘇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規劃》,到2025年,爭取整車產量突破1萬輛,建設加氫站50座以上,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的加氫網絡。
《深圳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辦法暫行辦法(修訂草案)》獲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要求新注冊網絡預約出租車類型須為純電動汽車。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關于開展2019年深圳市純電動物流配送車輛運營資助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單車三年資助總額不超過7.5萬元。
貴陽市政府發布的《關于廢止<貴陽市小客車號牌管理暫行規定〉的決定》,為限購松綁,正式廢止購車搖號規定。
廣州發布2019、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2019年6月25日后,燃料電池汽車按不超國家補貼1:1的比例補貼,純電動公交車按不超1:0.5的比例補貼。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氫能產業規劃》發布,規劃明確,先行區將在產業核心區,高質量規劃20平方公里的“氫谷”,將布局35座加氫站,示范推廣的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超過3000輛。
工信部長苗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堅持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不動搖,推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的加速融合,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
201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一級巡視員宋秋玲表示,堅持純電技術路線未動搖。燃料電池汽車尚不具備大規模推廣應用條件。
中共海南省委副書記、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長沈曉明今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到2030年,海南所有領域包括私人汽車全部使用清潔能源汽車。
海南省工信廳消息稱,該省有望開展新能源汽車車電分離試點,消費者購買車架和支付電池租金,由專業公司負責電池更換維護。
北汽集團將對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車旗下的主要產品品牌及相關研發生產資源進行清理和整合,將在10月中下旬推出BEIJING新品牌。
比亞迪宣布在德國斬獲22臺12米純電動大巴訂單,此批訂單來自德國魯爾區公共交通運營商BOGESTRA公司。
一汽轎車發布公告,將轎車有限100%股權作為置出資產,與一汽股份持有的一汽解放100%股權中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交易作價為270億元。
華晨寶馬官方透露,繼iX3之后,華晨寶馬還將投產3系長軸距純電動、5系長軸距純電動、中高檔電動SUV三款純電動車。
吉利控股集團、吉利汽車研究院以侵害商業秘密為由,起訴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的四家公司,索賠額達21億元。
小康股份發布股東權益變動提示性公告,小康股份和渝安工業擬向東風集團分別轉讓6.1%和0.79%的股份,東風集團成為小康股份第三大股東。
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與德國BENTELER集團、德國FEV集團在深圳恒大總部舉行新能源汽車3.0底盤架構知識產權移交儀式。
奇瑞集團與德國斯圖歌特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計劃投資5億歐元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建立研發中心、生產銷售電動輕型商用車, 并進入物流產業行業。
長城汽車母公司長城控股集團與中信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信銀行將向長城汽車提供最高200億元的意向授信安排,支持其在新能源動力電池、氫能、共享出行等業務。
理想汽車已經啟動2020年美股上市工作,本次IPO 規模可能在5億美元左右。對比蔚來汽車此前發行上市規模達到10億美元的規格上顯得小了不少。
東風日產發布“智能駕駛行動計劃”,2020年,將有3款車型搭載ProPILOT“超智駕”系統;截至2023年,還將實現旗下全車系搭載該系統。
拜騰汽車CEO戴雷博士表示,拜騰C輪5億美金融資即將到位,參與的投資方包括一汽集團、江蘇省和南京市政府旗下產業投資基金。
愛馳汽車與輝能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MAB固態電池包與模塊技術研發、先進智能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等方面合作,共同推進固態電池的產業化。
日前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聯合全國70余家自動駕駛技術企業,成立“自動駕駛城市示范與產業協同創新聯盟”。
格力電器與銀隆新能源等5家企業共同投資設立了國創能源互聯網創新中心(廣東)有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
贛鋒鋰業發布半年報,其第一代固態鋰電池研發中試生產線,將于2019年下半年建成投產。
中國鐵塔副總經理、鐵塔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國鋒公開表示,中國鐵塔已在全國30萬基站,使用梯次電池4GWh,相當于10萬輛電動乘用車的退役量。
寧德時代與博世正式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寧德時代將在全球范圍內為博世48V動力電池系統提供電芯。寧德時代與戴姆勒卡客車公司簽訂全球動力電池采購協議,自2021年開始為戴姆勒推出的多個卡車系列提供動力電池。
寧德時代發布其包括超級快充技術、CTP技術、超長電池壽命技術和電池自加熱技術在內的動力電池新技術成果。可以實現電動車充電5分鐘、續航150公里。
滴滴與豐田汽車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豐桔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由滴滴出行副總裁楊峻任董事長和法人。
奧迪正與比亞迪商談電池供應事宜。比亞迪的電池將用于基于PPE平臺打造的高端車型,首批車型將于2021年左右進入市場。
豐田汽車和鈴木為了進一步強化關系,決定進行相互持股的資本合作。目的是為了攜手開發和掌握下一代汽車制造關鍵的自動駕駛技術。
豐田向松下采購5萬套特斯拉“同款”電池,并已安裝在豐田今年在中國推出的新款插電混動的花冠(Corolla,卡羅拉)和雷凌(Levin)轎車上。本田進一步表示,到2025年在歐洲銷售的所有汽車將實現電動化。
豐田汽車公司宣布,其利用Mirai燃料電池汽車配備的燃料電池系統,開發出一種固定式燃料電池發電機,目前正在進行驗證測試。
斯柯達汽車已經開始在捷克的Mladá Boleslav工廠生產高壓動力電池,其電池將用于大眾集團旗下品牌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包括奧迪、西亞特、斯柯達和大眾。
通用汽車承諾在美國投資70億美元(約合496億人民幣),用于生產電動皮卡和建設電池廠。
雷諾表示,將在2022年前在印度推出電動汽車,但希望印度政府在“推出任何有關電動汽車的強制措施”之前,能夠大力發展其生態系統。
福特汽車表示,今年將在歐洲發布8款電動汽車,并預計在2022年年底之前,其歐洲乘用車的銷量將主要來源于混動或純電動汽車。
大眾計劃投入總計約10億歐元,用于恩姆頓工廠的改造。經過改造之后,計劃從2022年起開始批量生產電動車。同時大眾與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 AB宣布,計劃在下薩克森州薩爾茨吉特的一家新工廠聯合生產鋰電池,2023年底或2024年初開始投產。
保時捷在位于德國斯圖加特祖文豪森的工廠正式投產純電動Taycan。
寶馬集團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簽署備忘錄,雙方將合作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在中國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同時寶馬集團獲得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推進工作小組頒發的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路測牌照,成為中國首家獲得該牌照的國際整車制造商。
戴姆勒研發負責人馬庫斯·舍弗向媒體表示,未來的研發重心將轉向電驅動和電池。目前已與Farasis Energy簽訂電芯采購協議,后者在德國、美國和中國規劃建設工廠。戴姆勒CEO康林松稱,奔馳中國電池工廠將在今年年底投產。該工廠由戴姆勒和北汽在北京投建,主要供應北汽新能源和北京奔馳車型,還將生產奔馳電動汽車。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預計將在2020年10月或11月開始生產帶有三個電動機的Model S Plaid車型。
印度汽車公司塔塔汽車推出了一項名為Ziptron的新型電動車動力傳動系統。據悉,這一新的動力傳動系統將為塔塔汽車未來生產的電動車提供動力。
日產與法國電力公司EDF Group簽署協議,二者將共同研發智能充電技術。日產計劃在未來為車主提供新款產品套件,包括V2G充電技術,以降低消費者使用成本。
福特汽車與殼牌子公司NewMotion達成合作,后者將為福特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提供智能充電方案,合作將于今年秋季生效。福特車主可使用NewMotion專用的智能手機App及充電卡為車輛充電,APP服務范圍涵蓋歐洲30國,現有超過11.8萬個充電站可供用戶使用。
松下將與美國純電動汽車初創企業Tropos Motors在商用車領域展開合作,松下考慮提供車載電池和純電動汽車相關技術。
德爾福科技已實現800 V碳化硅逆變器量產。該產品可大幅延長電動汽車的行駛里程并將充電時間縮短一半。
韓國電池制造商SKI將為法拉利首款量產PHEV車型供應電池。
亞馬遜9月19日宣布,該公司將從美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Rivian購買10萬輛電動送貨車。
斯坦福大學和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明一種新涂層,涂層極大限制鋰枝晶的產生,避免刺穿電池正負極之間的隔板,解決燃燒問題。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有前景的新型陰極和電解質系統,即用低成本的過渡金屬氟化物和固體聚合物電解質代替昂貴的金屬和傳統的液體電解質。
巴斯夫宣布,其計劃與法國公司埃赫曼和蘇伊士合作電動車廢舊電池回收業務。歐盟委員會對上述項目470萬歐元的資金支持。
舍弗勒與湖南湘江新區管理委員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設立獨資公司,引入智能駕駛領域的Space Drive線控等技術,在中國推廣自動駕駛產品和技術。
博世宣布,自2018年初以來,其已獲得約130億歐元的電動車業務訂單。
歐盟資助的Alise項目組宣布已制造出能量密度達325Wh/kg的新一代鋰硫電池測試原型。新一代量產鋰硫電池能量密度或將達到500Wh/kg。
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宣布,法國、波蘭、意大利、芬蘭、比利時等9國,決定建立歐洲第二個電池產業聯盟。
德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將修建100萬個充電樁,并要求所有加油站安裝充電樁。
美國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發布聲明稱,白宮支持禁止采購外國國企或國家控制、補貼的企業生產的城市軌道車輛及公交大巴,此舉被認為主要針對中國國有鐵路制造商中國中車和中資企業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