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
上海新能源車補電站內
首次出現了一種可以"掙錢"的新電樁
電車車主可利用富裕的電能
反向輸電至電網
按照輸出度數直接結算收益至賬戶
每度電可折合現金0.5元
也就是說
放電10分鐘
便能有接近6元的收益
車網互動就是通過技術創新,讓電動汽車變身“移動充電寶”,不僅可以從電網充電,還可將電能反向輸送給電網。這一試點既能使普通車主獲得收益、降低用車成本,也有利于電網獲得充足電力、削峰填谷,還將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進一步發展。
據了解,今年4月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9個城市和30個項目列入試點范圍。
截至2024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總量達到1281.8萬臺;各類充電運營商已超過1萬家。新能源汽車參與車網互動前景廣闊。
對普通車主來說,通過V2G技術向電網輸電可以獲得“真金白銀”的收益,降低用車成本。
此外,參與試點的地區將全面執行充電峰谷分時電價,力爭年度充電電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時段,其中通過私人樁充電的電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時段,居民充電峰谷價差有望進一步擴大,可有效引導普通車主在低谷時段充電,降低充電成本。
車輛反向放出的電去了哪里?據了解,充電樁旁邊設有變壓器,電流經變壓器直接輸送到了城市主干電網。
久事公交集團現代交通供電保障指揮中心經理胡施政介紹,12點到14點是作為尖峰時段,最大的利差現在按照尖峰時段的(充放電)利差,差不多是(每度收益)1元。
來源:新聞坊、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