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從內燃機汽車轉向電動汽車的意愿正逐漸減弱,且這一趨勢在歐洲比美國更為明顯。
調查顯示,今年歐洲41%的受訪者表示會考慮轉向電動汽車,低于去年的48%;美國這一比例下降了3個百分點,至31%。
這項涵蓋英國、中國、德國和美國等全球1.5萬名司機的調查顯示,電動汽車購車成本較高是電動化轉型的主要障礙,在歐洲尤其如此,該地區43%的燃油車車主認為電動汽車價格難以負擔。數據顯示,歐洲電動汽車平均售價比傳統燃油車高出近三成。
國際能源署(IEA)《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指出,盡管電池成本持續下降,但歐洲的電動汽車價格卻未降低。疊加高昂的能源價格與整體經濟壓力,這些因素或正在影響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意愿。
殼牌移動出行與便利零售業務負責人David Bunch表示:“歐洲市場的情況出乎我們預料。目前電動汽車普及的首要障礙仍是購車成本。雖然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焦慮問題有所緩解,但尚未完全消除。”
這項調查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61%的電動車車主表示“續航里程焦慮較一年前明顯緩解”,同時72%的車主認可公共充電網絡在覆蓋范圍方面的提升。
就各地區車主對充電基礎設施的滿意度而言,歐洲僅有約半數駕駛者認可公共充電服務在過去一年取得進展,這一認可度不僅顯著低于中國(74%),也落后于美國(80%)的市場反饋。
調研數據還顯示,僅17%的歐洲駕駛者認可公共充電服務的性價比,這一比例遠低于中國(69%)和美國(71%)消費者的滿意度水平。
據悉,殼牌集團目前運營著7.5萬個充電樁,其電動汽車戰略專注于公路快充網絡而非家庭充電,核心市場包括中國、英國、德國、瑞士、新加坡、荷蘭和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