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滬渝高速仙桃服務區,工人在為“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增裝光伏板。這是湖北交通首個“光儲充”一體化新能源項目,已正式投用,能同時為30輛新能源汽車充電。目前,該項目光伏擴建正有序推進,光伏裝機量將達1000千瓦,可實現日均發電2600多千瓦時。“光儲充”系統能提供綠色環保的電能,充電功率較傳統充電樁提升2至3倍。
今年8月初,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制定印發了《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以來,高速服務區充電樁建設進展迅速,成為新一輪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增長點。
交通運輸部召開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顧志峰介紹,目前,江西、河南、湖南等多地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已結合實際,會同本省能源局、電網公司等單位,制定印發了具體實施方案,加快推動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交通運輸部還配套印發了《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技術指南》,指導各地科學規范開展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顧志峰表示,據統計,全國已有3974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建成充電樁16721個,新增建設充電樁的高速公路服務區872個,充電樁3347個,較《行動方案》印發前分別增長28%和25%。
在如火如荼的高速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像滬渝高速仙桃服務區的“光儲充”充電站建設模式,已經成為助力高速服務區充電樁建設的重要力量之一,并且得到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今年福建省政府《關于貫徹落實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就指出,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優先建設公共服務領域充電基礎設施,特別支持福建省高速公路企業加快全省高速公路光儲充站點布局。
而在甘肅,國網甘肅電力科源集團王鑫經理介紹,“今年甘肅省內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站將按照光伏+儲能+智能充電一體化建設模式再建25座充電站”。據了解,計劃新建的25座充電站將實現“光儲充”一體化。與電網單一供電不同,主要通過服務區內主要建筑屋頂、車棚、護坡坡面及高速公路之間的隔離欄等地方安裝光伏發電系統,利用充電站新型儲能技術進行電能儲存,在陰雨天等光照不足或充電車輛較多時段,系統將自動切換到公共電網供電,真正讓電動汽車充上“智能綠電”。
▲ 科士達-山東濟寧汶上縣光儲充項目
“光儲充”一體化,即“光伏+儲能+汽車充電”模式,被認為是解決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發展不平衡問題的一種理想方案。通過儲能電站和電網協同供電,既能實現削峰填谷,又能有效解決光伏發電間歇性和不穩定等問題。
去年年底,特斯拉公布的“成績單”顯示,其在中國已累計布局超級充電站高達1000多座,在拉薩和上海布局了光儲充一體化超級充電樁。寧德時代、天合光能、蔚來等企業也進行了落地探索。
此外,在“雙碳”目標下,“光儲充”一體化可建立起清潔能源“利用、儲存、再利用”的循環生態鏈條,助力電動汽車從“低碳”走向“零碳”,打破對于新能源汽車電力來源不環保的質疑,真正實現綠色出行。
據悉,在機構平臺,有投資者向科士達(002518)提問, 公司充電樁業務是否有增長,是否有涉及高速公路的充電業務?公司回答表示,您好,公司充電樁業務有涉及高速公路充電。
科士達10月21日晚間披露三季度報告,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27.4億元,同比增長48.27%;歸母凈利潤4.47億元,同比增長58.84%;基本每股收益0.77元;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2.29億元,同比增長123.44%,發展勢頭強勁。
科士達運用先進的微電網技術,將光伏、儲能以及電動汽車充電樁組合起來,綜合發、配、用、管于一體的智能化的光儲充一體化系統,并多次參與光儲充一體化電站建設。科士達積極參與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以其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不斷滿足各類應用場景使用,并且可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服務。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光儲充一體化行業的基礎階段已基本成熟,配套設施趨于完善。未來或將朝著更高轉換效率、更高安全性、更高性價比的方向發展。
接下來,交通運輸部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及時調度進展、協調推進,確保如期優質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讓電動汽車‘回得了家、出得了城、下得了鄉’,讓更多的電動車主能夠放心出發、遠途出行,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提供更好保障。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越來越多的高速服務區看到“光儲充”充電站,為假日長途出行解決里程焦慮和充電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