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能源局的消息,截至3月末,廣西各地已經建設公共充電樁5.17萬個。其中,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累計投資建設1.5萬個公共充電樁,實現供電區域的1120個鄉鎮全覆蓋。
動能一:電量充足 賦能綠色轉型
近年來,廣西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高速增長。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3月末,廣西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突破45萬輛,增量汽車電動化率突破31%。
與此同時,廣西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也在加快推進中。2022年,廣西公共充電樁數量比2021年增加1.5萬個,實現了“車樁隨行”,呈現大規模發展態勢。充電樁“星羅棋布”推動充電樁使用率大幅提升,僅2023年春節期間,充電樁使用率同比增長198%,累計服務40萬人次。
電能充足是充電基礎設施規模化建設的前提。2022年,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持續加大電網建設,升級綠色電能輸送通道,防城港供電局在企沙工業園區設置了全市首批智能充電樁,解決了工業區對汽車充電的需求……這些舉措,進一步增強充電設施接電保障能力,充足電量供應為廣西綠色轉型提供堅實基礎。
動能二:充電樁鄉鎮全覆蓋 賦能“綠色升級”
充電配套設施延伸至大山深處、鄉村街坊,與近年來廣西“綠電”快速發展,尤其是農村可再生能源發展密切相關。2022年,廣西可再生能源電量、裝機容量分別突破920億千瓦時、3528萬千瓦。農村充電樁布局優化,充電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將進一步提升廣西農村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綠色電能”深度轉型。
消費賦能離不開鄉村旅游的發展,遍布鄉鎮的充電樁成為重要環節。崇左供電局在大新縣11個鄉鎮安裝了充電樁,碩龍鎮老木棉景區基本實現電動觀光車、電動私家車“充電無障礙”,游客可低碳暢游;在“劉三姐”故里河池宜州區,河池宜州供電局建設53臺交直流充電樁;北海供電局在紅樹林等主要旅游景區布局充電樁;南方電網廣西培訓評價中心與基層單位聯手,為鄉村振興提供大量專業電力服務人員……遍布鄉鎮景區的充電樁和完善的服務體系,讓選擇電動私家車出行的游客們減少了后顧之憂。
動能三:需求多元化 推動綠色轉型“用得舒心”
從過去的“散樁”到如今的綜合能源服務站,廣西充電服務質量持續提升;
南方電網廣西南寧供電局在24個大型住宅區試行業主充電樁“即報即裝”,在地下車庫建設預裝“集中式”電表箱,明確了裝表接電的規范位置,縮短了客戶接線的距離,車主隨時可以開通用電,充分解決了車庫充電樁施工難、周期長等難題。柳州市工信委的統計表明,柳州整體布局的“十分鐘充電圈”,已建成充電樁3000余個,實現79個鄉鎮全覆蓋。
從保障用戶“能充上電”到“充好電、便利充電”,大功率充電、預約充電等差異化服務在廣西加速推廣,不斷提升用戶充電體驗。